中国China乍浦ZHAPU港口代码CNZAP

ZHAPU

乍浦港(Port of Zhapu,港口代码:CNZPU)即嘉兴港,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侧,是浙江北部唯一的出海口和海上对外贸易口岸,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杭州湾北岸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和港口条件,目前已建成集装箱、散杂货、液体化工等各类码头万吨级泊位12个,千吨级泊位7个。集疏运条件便利,和上海、杭州、宁波相距均在100公里左右。嘉兴港区是浙江省杭州湾北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后方腹地经济发达,仓储物流业发展空间巨大。

乍浦港即东方大港,最早由孙中山提出,地处杭州湾北岸,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上海西南的杭州湾北岸,浙江省平湖县乍浦镇附近,至上海吴淞约110海里,至镇海约60海里。1986年12月起在乍浦原炮台旧址一带抛石围堤建现代化海港。第一期工程投资7300万元,建有一个海轮码头和一个内河港区。一条栈桥长1150米,码头平台长252米,宽28米的海港码头建成使用,可停靠2.5万吨级和千吨级海轮各一艘,年吞吐能力45.4万吨。同时建成的内河港区,能停靠12艘百吨级内河船,年吞吐能力为51.5万吨。

 

历史

  • 乍浦自古就有“海口重镇”之称。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设乍浦镇遏使,办理海运商务。南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设乍浦舶提司,元为乍浦市泊司,明为税课司。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海禁解除后,乍浦列为东南沿海十五个口岸之一,设有“海关”,人口达四、五万,被誉为“东南雄镇”。鸦片战争时, 嘉兴港(乍浦港)遭到毁灭性破坏,几乎成了一片废墟。随着上海港的兴起,嘉兴港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但仍有50~300吨级船舶在原遗留的突堤式码头上搁滩靠泊。1917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他撰写的《建国方略》中曾提出在乍浦一带开辟“东方大港”,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孙中山先生的宏愿一直未能实现。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年代三年大建港的历史时期,嘉兴港这颗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的明珠重新被人们所发现。1975年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陈山原油码头两个2.5万吨级泊位在乍浦建成,翻开了新中国 嘉兴港建港史上新的一页。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港口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嘉兴港一期工程于1987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外海万吨级和千吨级件杂货泊位各一个、内河100吨级泊位十二个,1992年7月4日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1994年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陈山原油码头扩建工程(5万吨级原油泊位一个)建成。1995年嘉兴发电厂煤炭码头(3.5万吨级煤炭泊位和千吨级综合泊位各一个)建成试投产;1997年核电秦山联营公司重件码头(3000吨级泊位一个)建成投产;1999年浙江海盐华电能源有限公司液化气码头(1500吨级泊位一个)建成投产。“九五”期间, 嘉兴港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嘉兴港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嘉兴港1993年3月被批准开办国轮外贸运输业务,同年12月外贸国轮到港;1994年5月被批准临时接靠外国籍船舶,同年8月外轮到港;1996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
  • 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嘉兴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北岸,东临上海浦东新区,是嘉兴市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龙头地区,是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和对外贸易的主通道,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

地理位置

经纬度:30°35′N,121°05′E

位于中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东部浙江(ZHEJIANG)省东北沿海杭州(HANGZHOU)湾北岸,濒临东海的西侧,是浙江省东北。

嘉兴港区区位条件优越。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74海里)距离都在100公里左右。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杭沪01省道、乍嘉苏航道,特别是在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沪杭复线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乍嘉湖铁路和城市轻轨,使嘉兴港区成为“长三角”沪、苏、杭、甬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自然条件

气象:

  • 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6摄氏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4摄氏度,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0.6摄氏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5摄氏度,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3摄氏度。
  •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 203.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879.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40天,全年≥25毫米降水日数12天。历年平均降雪日数6.6天。降水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7%。历年平均雷暴雨日数38天。
  • 风况:夏季盛行东南风,常遭台风袭击;冬季盛行西北风,易受西伯利亚寒潮入侵。常风向SE、ESE,强风向SE。年平均风速3.3米/秒(1982年)。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影响的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天,最长达三天。
  • 雾况:雾日多集中在春季3~4月,冬季10~12月。春季为平流雾,冬季为辐射雾。历年平均雾日40.3天,且雾多在上午10时后消散。

水文:

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最高潮位6.75米,历年最低潮位-1.78米;历年平均潮位2.18米;平均高潮位4.40米,平均底潮位-0.29米;平均潮差4.69米,最大潮差7.52米,最小潮差1.06米。设计高潮位5.10米(10%高潮累积频率潮位),设计底潮位-0.80米(90%底潮累积频率潮位);校核高潮位6.65米(50年一遇),校核低潮位-1.8050米(50年一遇)。基面为吴淞零点。潮流较强,流向为往复流。最大垂线平均流速:涨潮1.15米/秒,落潮1.21米/秒;测点最大流速:涨潮1.33米/秒,落潮1.51米/秒。波浪主要出现在5~8月,尤以8月最甚。常波向SE、E,强波向SE、E、ESE。

地质:

乍浦海底土层上部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亚砂土、粘土、砂质亚粘土等土体结构为主。下部第四硬层(-35.5~-37.3米)工程地址条件较好,承载力高,可以与第五硬层(-39~-45米)合并作栈桥基持力层;第六硬层(-44~-49米)工程地质条件好,厚度大,承载力高,可作为码头平台基持力层。

交通

  • 水运交通:内河航道纵横交错,水路通过乍嘉苏航道与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申线、六平申线主干航道相连,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内河航运网。沿海可通过海运方式通向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港口。
  • 铁路交通:铁路有沪杭、宣杭铁路以及建设中的申嘉湖铁路三线穿越港口后方。杭甬、浙赣、沪杭、宣杭线在杭州交汇,形成了杭州铁路主枢纽站,港口距离铁路货运站仅8公里路程。
  • 公路交通:公路通过乍嘉苏高速、乍王公路、东西快速通道以及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沪杭甬、杭嘉苏宁高速公路、104、320、318国道及多条省道,以及建设中的申嘉湖高速公路相连,构成了以杭州、嘉兴、湖州市区为中心通向省内外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是杭嘉湖绍、苏南、沪南地区的最重要的陆路节点。
  • 航空交通: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35条航线连接全国及世界各地。

港口产业

石油化学工业

2008年5月,乍浦港区化工园区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组对港区申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的现场验收;7月3日,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授牌,该园区是全国目工前唯一的化工新材料园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位于浙江省乍浦经济开发区内,是开发区主要功能区块之一。园区重点发展以工程塑料、有机硅、新型阻燃剂、聚氨酯、水处理剂等为主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英荷壳牌、日本帝人、以色列化工、德山化工、韩国晓星、新加坡美福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已相继落户,到2007年底入区的主要化工企业达25家,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0亿美元。化工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港区第一大支柱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循环经济。2007年,化工新材料企业实现产值62亿元。其中聚碳酸酯产量10.3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气相二氧化硅产能5000吨,占全国的20%,二期扩建后将达到40%左右;有机硅混合单体产能6万吨位,居全国第三;新型阻燃剂产能5.5万吨,居全国第一;另外还有PTSI(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1000吨,占国际的50%左右;增塑剂产量15万吨,占国内的15%左右。随着帝人三期,德山二期、合盛二期、韩国晓星、以色列化工项目的投产,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无论从产能、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还是自主创新等方面上看,都将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基地。2008年1至10月,港区化工新材料企业实现产值74.4亿元,同比增长57.8%,实现销售收入70.0 亿元,同比增长48.6%。预计3-5年化工新材料产值将超过300亿元。

机电工业

机电工业园区东邻嘉兴出口加工区,南临沪杭快速通道,地理位置优越。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光机电、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等产业,与出口加工区形成产业配套,互为依托。

港口物流园

嘉兴港区依托便捷的交通、优越的港口条件,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多式联运、国际转口、分拨配送等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成为环杭州湾地区连接上海的重要物流结点。现有中国远洋、日本通运、金桥物流等入驻。

现状

外合资企业浙江世航乍浦港口有限公司和浙江五洲乍浦港口有限公司分别是嘉兴港乍浦港区一期码头和二期码头的经营实体,现拥有三个码头六个公用泊位 (其中万吨级以上5个),泊位总长度932米,前沿水深-12米,最大靠泊能力3万吨级,年通过能力300万吨,内河百吨级泊位12个,后方陆域占地面积160公顷,有30万平米的堆场和仓库,相应配备有桥吊、门机、场桥等大型设备11台。业务范围包括集装箱、件杂货、散货和液体化工产品的装卸、仓储、堆存、运输等服务。

2004年,嘉兴港一、二期码头公用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10万吨,装卸集装箱17000TEU。

未来发展

对于港区未来的发展轮廓,管委会用”一个大目标、二个大产业、三个大园区“来构勒:一个大目标:建成长三角临港型新型化工材料工业的重要基地、环杭州湾临港产业集群的新高地、杭州北岸的出口加工区基地、辐射浙北苏南的物流中心。

二个大产业:

  • 临港型产业:重点培育工程塑料、有机硅、特种纤维、聚氨酯等化工新材料、金属制品、造纸、修造船等;
  • 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包括电子、机电、精密器械、汽车配件等。

三个大园区:新型化工新材料集聚区、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区和现代化的港口物流区。

递接物流